本文作者:访客

“零差评”骗局被曝光,互联网判官可不好糊弄了丨中听

访客 2025-07-07 14:09:46 14000
近日,“零差评”骗局被曝光,揭示了某些商家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网络评价,误导消费者,互联网时代的评价系统本应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却成了某些不法商家的操控工具,公众对此愈发警觉,不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好评如潮,这一事件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网络评价,审慎做出消费决策。

评论员 陈柯旭

以前买东西看差评,现在买东西像扫雷?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的“零差评”造假产业链引发关注。为了规避平台监管,水军机构使用特定暗语,在部分社交平台上发布刷单帖子,招募大量水军,伪装成真实个人用户,编造虚假好评帖,给负面品牌的洗白帖,某书某鱼成“网络水军”接单重灾区。 “零差评”高分店铺背后的猫腻,让人“细思极恐”。

“零差评”骗局被曝光,互联网判官可不好糊弄了丨中听

“零差评”不仅成为不法商家的电子遮羞布,还演变成一种新型销售的电子pua话术,拿捏消费者心理。打开购物app,满是“质量太好了,后悔没早买”、“显白显瘦,亲测有效”的“真实反馈”,结果实际到手一看,不能说一模一样,简直是毫无关系。

你以为在认真挑选商品,其实是进到了另一个楚门的世界,围观了一场被精心设计的大型真人秀刷单现场。

永远买不到好评如潮般描述的那件产品,也让不少消费者开始自我怀疑,到底是自己功课没做好还是消费陷阱防不胜防?

“零差评”骗局被曝光,互联网判官可不好糊弄了丨中听

从销售量到好评数,消费者在意的不是那个数字,而是真实的购物反馈。因为健康的消费市场,一定是容得下负面声音存在的,商家越是强行营造“全网疯抢”的假象,反而越显得“底气不足”。真正的“零差评”不是花钱刷出来的,而是靠品质服务免费赢来的。

不过这届“互联网判官”也不是好糊弄的,年轻人开始主动出击,整顿购物平台。反向种草,差评优先,扒“避雷帖”,拒绝盲目跟风,试图用魔法打败魔法。正如网友们所说:好评是刷的,优惠是假的,钱包瘪了才是真的。

“零差评”骗局被曝光,互联网判官可不好糊弄了丨中听

差评往往隐藏着产品的真实问题,消费者面对“零差评”的诱惑,不妨多留个心眼,带图评价里是否是高清精修图,反馈内容是否高度模板化,发布日期是否集中且刻意存在追评现象……

说到底,商家与其费尽心思控评,不妨把精力放在产品质量上,另外更需要多一点“允许差评上墙”的勇气,毕竟一旦失去消费者信任,再完美的“零差评”也不会有人买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