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2013公里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府补贴助力文旅发展

作者:曾思怡
上周末,广西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政策:外省小客车进入广西可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优惠。
这是广西为促进旅游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根据《关于做好小客车周末自驾游广西高速公路通行优惠提振消费工作的通知》,自2025年5月9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每周五(00:00)至周日(24:00),针对外省籍小客车实施差异化优惠方案,包括免费、五折和八折等不同力度的折扣。
其中,共有24条高速公路路段、总长2013公里实行免收通行费政策,占广西高速公路总里程的约1/5。
截至2024年底,广西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0060公里(位居全国第四)。对于未纳入免费范围的其余路段,使用ETC支付可享五折优惠,而非ETC支付则为八折。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模式以优化路网效率、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策略。然而,在专门面向外省籍小客车提供通行费优惠方面,广西此次推出的优惠政策无论从力度还是覆盖范围来看,都显得极为罕见。
如此大规模的减免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
长期以来,我国收费公路一直面临收入难以覆盖支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此次大幅让利所带来的通行费缺口将由谁填补?这笔支出又能多大程度地撬动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清分结算中心(以下简称“结算中心”)介绍,本次高速优惠政策旨在吸引更多游客“引客入桂”。因实施该政策而产生的通行费缺口,将由广西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或重新核定收费期限等方式予以补偿。
结算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称,从差异化优惠路段分布来看,实施全免的24条路段均为广西境内的省界高速公路。例如,从贵州或云南驶入广西的车辆,在广西境内的高速公路段将无需缴纳通行费用。
“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吸引全国范围内的自驾游群体赴桂旅游,从而为广西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高速费让利
提起高速公路收费,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贵”,其次是“堵”——尤其是在免费通行期间,车流量激增导致交通拥堵。然而,“贵”与“堵”恰恰反映了高速公路既被抱怨又不可或缺的矛盾现状。
由于前期建设成本高昂,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采取了“借债修路、收费还债”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下,数十年来全国高速公路整体通行费收入始终难以弥补本息偿还、修缮及运营等支出。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已高达7.9万亿元。
在收费公路收支失衡的大背景下,广西以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为杠杆,试图撬动本地旅游市场的潜力。但这项政策背后的经济账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
对此,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坦言:“目前尚无具体数据能够准确估算此次优惠政策将减少多少通行费收入。”
不过,通过比对往年通行费收入情况,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此次政策可能带来的通行费缺口规模。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广西高速公路通行费总收入达218.43亿元,同比增长0.74%。其中,通过差异化收费累计减免通行费60.94亿元,同比增长13.78%。
基于此,关于此次高速通行费优惠政策的具体让利金额,还需综合考虑优惠时间段、不同优惠力度、车流量以及车型占比等因素。
从车型构成来看,作为广西高速公路市场占有率超20%的企业,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本次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外省籍小客车。“实际上,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小客车,而是大客车和货车,后者提供了更大比例的通行费收入。”
至于此次优惠政策产生的通行费缺口由谁承担,结算中心工作人员明确指出,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小客车周末自驾游广西高速公路通行优惠提振消费工作的通知(桂交规〔2025〕6号)》文件内容规定,“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因执行政策造成合法收入损失的部分,自治区将通过重新核定收费期限或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予以补偿,依法保护收费公路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从长远来看,这笔账对广西来说大概率是划算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内广西高速公路收入会有所减少,但从全局看,这种形式的政府财政补贴能够显著提升外省游客流入量。
他进一步指出:“游客在广西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行为,不仅能够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还能有效提升广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长期投资与合作。”
算一笔旅游经济账
“这个消息早在旅游圈内传开了。”从事广西旅游行业的达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4月30日广西高速通行优惠政策发布以来,她和同行们都对此高度关注,并一致认为这将是推动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尤其是那些靠近外省的旅游城市和景点。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被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世界级自然景观,也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独具魅力的沿海旅游城市;既有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小众目的地的河池,也有近年来迅速走红的柳州。从地理位置上看,广西毗邻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多个省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为广西带来了庞大的潜在客源市场。
然而,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广西旅游业仍存在一定发展空间。解筱文指出,广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与利用方面仍有不足之处,这使得其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压力。
从数据层面来看,2024年广西实现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3万亿元。相比之下,周边省份如贵州当年旅游收入接近1.5万亿元,云南为1.14万亿元,湖南则达到1.07万亿元。
特别是贵州,尽管旅游总收入受多重因素影响,但近5000亿元的差距表明,广西旅游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这或许正是广西急于出台此项政策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纵向比较广西近年来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还是横向对比国内其他省份的做法,都可以看出此次高速通行优惠措施体现了广西“引客入桂”的强烈意愿。
今年2月,广西发布了《2025广西旅游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要实现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速双双超过10%的目标。
解筱文认为,在当前全国范围内扩大内需、提振服务消费的大背景下,广西此次推出的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学习。
不过,他也提醒道,是否适合借鉴这一政策,还需要充分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如果财政无法负担补贴,则不可行;同时也要评估当地旅游资源吸引力,若资源匮乏难以吸引游客,则优惠效果可能不佳。因此,若要借鉴,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优惠范围、时间和方式,例如在旅游旺季加大优惠力度,或者针对热门景区周边高速公路重点实施优惠等。